时间:2022-11-30 04:05:34 | 浏览:13
随着人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市周边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
每到冬天,许多动物开始迁徒到南方,而那些留守在大庆的小动物,或许因为感受到了大庆这座城市的友好,开始向城市“靠拢”。
鸽子受“团宠”
“爷爷,再给我一把米,它们又吃完了。”11月19日下午,让胡路区悦园高层小区广场上,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一边轻声地说着一边转身向爷爷伸出小手。
男孩的爷爷手中有个塑料袋,里边装着小米,男孩蹲在地上,前方是一群在埋头进食的鸽子。
小男孩撒米的动作熟练而轻盈,避免吓到眼前的鸽子。鸽群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投喂,即便一旁人来人往,也丝毫不影响它们认真啄米。
小男孩的爷爷告诉记者,从天气转冷后就天天看到这群鸽子,但没看到它们的主人,应该是野生鸽群。老人说,这些鸽子现在已经是小区的“明星”了,不仅从来没人打扰它们,每天都有居民拿粮食来喂它们。
小男孩认真地对记者说,这些鸽子“很懂事”,看到有人拿着粮食过来,它们才会飞过来,其余时间都在背风的地方站着。
雷先生说:“有它们在真的挺好,让小区的冬天变得更有生机了。”
小朋友在小区广场上喂鸽子。
麻雀被投喂
喜爱动物的大庆人很多,甚至还有专门在冬天投喂鸟类的“喂鸟族”。登峰小区A4号楼居民林老太就是其中的一员。
11月20日,记者采访林老太时了解到,老人虽然行动不便,出行都要依靠轮椅,但是,特别有爱心,对小动物们十分友善。
冬天,老人心里最惦记的是野鸟们有没有粮食裹腹。现在,每次被保姆推到广场上晒太阳时,都要给麻雀带上一些食物。
林老太告诉记者,最近,小区广场上来了一群麻雀,大约有四五十只。可能因为自己每天都给麻雀带食物的原因,自己每次出来时,这些麻雀都会主动围过来要食吃。
周边的一些喜鹊也被吸引过来,常常在林老太投喂麻雀时围过来“蹭吃蹭喝”,老人每次便会多带些粮食。
林老太表示,每天清晨,听到麻雀们在枝头发出清脆悦耳的鸣叫,感觉心情舒畅极了。
一群麻雀躲在车后避风。
猫头鹰帮忙来灭鼠
近两年,一群猫头鹰经常出现在采油二厂高层小区,已经成了小区一景。
猫头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欢白天躲在树叶间睡觉,夜晚外出觅食,它可是捕鼠专家。
市民刘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猫头鹰栖息的地方就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附近,工作人员还特意查看过这些猫头鹰的排泄物,从其中发现了大量老鼠毛发,说明这群猫头鹰在消灭老鼠上没少“出力”。
有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居民们已经习惯了这群猫头鹰的存在,大家互相尊重互不干扰,十分和谐。
大庆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景生表示,天生警惕的野生动物感受不到来自人类的威胁时,才会愿意到居民区里来。城市周边野生动物之所以会选择在居民区过冬,主要源于小区居民对自然环境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猫头鹰在采油二厂高层小区柳树上栖息。
友好大庆多“留鸟”
大庆,是百湖之城。大庆,也是百鸟之城。
每年秋季,大量的鸟儿开始南飞。可有一种鸟,钟情大庆,四季不离开。它叫文须雀,老百姓叫它“苇鸟”。
文须雀,生活在“苇海”里。没“胡子”的,是雌鸟;长“胡须”的,是雄鸟。吃苇花籽和小细砂。
文须雀个头不大,长着一双圆圆的眼睛,特别萌。雄鸟脸上一左一右各长两片黑色的羽毛,像极了两撇胡须。
其他城市也有文须雀,但数大庆文须雀数量多,毛色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自然的力量》,有一集专程记录了大庆的文须雀。
大庆文须雀名声在外,每年一到秋冬时节,大江南北的摄影爱好者,来到大庆拍文须雀。为此,还出现了“鸟导”这一新职业。
钟情大庆的文须雀四季不离开。刘志礼/摄
一年四季钟情大庆不愿迁徙的鸟,不仅有文须雀,还有长耳鸮、短耳鸮、鹞类、鹰类、环颈稚、斑翅山鹑(沙斑鸡)、喜鹊、乌鸦、麻雀……
它们还有一个统一的“名儿”,大庆留鸟。
这些飞翔的精灵为百湖之城增添了别样的灵动,而大庆,也向这些留鸟展示着自己的“城市友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