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05:22:29 | 浏览:786
大庆网讯(大庆日报记者 赵龙)时值五月,气温升腾、阳光正好,走进大庆铁人产业园区兴隆园区,一幅热“气”腾腾的发展场景映入眼帘:总投资3.2亿元的大庆市中瑞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加工项目正快马加鞭抢生产,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从这里出发,销往东北三省主要城市及内蒙古东部地区。
作为传统工业区,转型发展的路径在哪里?红岗区围绕经济建设中心,重点打造以天然气加工为基石的“1+3+2”产业体系,在建设大庆铁人产业园区天然气园上落下了“奋进之笔”。
深度开发“原字号”
做大做强基石产业
“天然气园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2018年-2020年,启动1.63平方公里土地开发,推进签约项目建成投产,汇集天然气产业及配套项目;二期2020年-2028年,基本建成天然气生产加工、储备、物流三大功能分区,力争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加工中心、储备调节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大庆铁人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曹权告诉记者,天然气园全部建成后,入驻企业将达到20家,预计年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安置就业3000余人。
深度开发“原字号”,就是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其核心是依托优势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精深加工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红岗区落笔天然气产业,绝非一时兴起,而是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绘蓝图于胸。
“建设天然气园,打造天然气基石产业,红岗区坐拥三大优势。”曹权告诉记者,其一是资源禀赋,2017年红岗区天然气产量达9.29亿立方米,占大庆油田全年天然气产量的23.23%;大庆管输天然气南气北气汇合点、全市天然气调度中心的红岗压气站坐落于此,徐深气田和芳深气田汇入大庆的节点也在这里,俄气正式通气后也将与大庆油田天然气主管道连接,萨南实业公司作为管理大庆油田外围单井气的重要企业正与红岗区深入合作共同建设合作园区。
其二是产业基础,目前全区天然气加工企业建成3家、签约2家、洽谈企业3家,在全市乃至全省形成先发优势。
其三是基础设施,红岗区聚焦铁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投资2亿元建成道路6.7公里、给水管网11.2公里、排水管线6.7公里、电网15公里、规划110千伏变电所一座,实现“七通一平”,园区承载和吸纳能力不断增强。
“这些都为红岗围绕‘气头化尾’做大做强天然气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抓“大块头”项目
着力打造特色园区
近段时间,龙信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与铁人产业园区工作人员一道,多次踏查项目现场,研究办理立项及环评等手续,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龙信燃气项目落户红岗区,计划投资3.5亿元,占地5万平方米,日处理天然气30万立方米,计划建设LNG储罐3000立方米。”
除了龙信燃气这个“大块头”项目,目前天然气园内已建成天然气项目1个——中瑞燃气有限公司天然气加工项目。今年一季度,“中瑞燃气”实现产值6200万元。
“天然气园一期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实现日处理天然气600万立方米,LNG调峰储罐超过10万立方米。”大庆铁人产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马焕飞说。
前进的号角已吹响,任务书已下达。行动,已在时间表中、路线图上。
红岗区将按照“资源集约利用、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汇聚、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把天然气园打造成为集天然气加工、储备、物流以及分布式能源于一体的特色园区。
“天然气加工方面,全力引进LNG、CNG加工项目,充分发挥大庆天然气资源优势,力争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加工中心;储备方面,推动天然气储备库和企业LNG储备罐建设,切实平衡天然气供需错位,有效平抑天然气峰谷差值;物流方面,建设天然气物流专业项目,完善物流设施配套建设,力争建成供应国家北方地区的天然气物流中心。”马焕飞告诉记者,与此同时,天然气园还将重点打造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区,利用俄气资源探索建设天然气发电项目。
借势发力“气头化尾”
努力贡献“红岗力量”
“‘油头化尾’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大庆的一项政治任务。对红岗区来说,就是要按照‘1+3+2’产业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天然气产业这个‘1’,借势发力‘气头化尾’,为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贡献‘红岗力量’。”曹权表示。
新常态下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是一次新的艰苦创业。建设天然气园,可谓红岗争当天然气加工产业排头兵、推动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
“建设天然气园,意义重大,主要体现在‘四个有利于’。”曹权说。
——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天然气园基础设施健全、发展空间广阔、区位优势明显,适合围绕“气头化尾”产业链条摆放生成项目,对铁人产业园区提升园区实力、扩大对外影响、助力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进而推动区、市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有利于壮大大庆特色产业。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是我市的先天优势,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天然气项目,可有效助推“气头化尾”,壮大大庆特色产业,以及延长天然气产业链条,形成规模效应。
——有利于推动地企融合发展。发展天然气产业,将进一步提升地企合作对接的高度、项目谋划的深度和共建共享的广度。
——有利于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目前国家积极实施“煤改气”等政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我市作为天然气主要产地,要努力建成东北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储备基地和协调枢纽。发展天然气产业,对于借势“气化龙江”建设、推动能源供给结构调整意义重大。
建区38年的红岗,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前行。深度开发“原字号”,做大做强“气头化尾”产业,正成为这个工业老区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新写照。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因先后入股增资A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安,深圳国资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今年5月,深圳国资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承兴投资”)和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新产业”)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中国宝安
南都讯 记者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界